2002~2012年堪稱白酒業“黃金十年”,其間也吸引了大量業外資本涌入,諸如中糧、娃哈哈、聯想等。但自嚴控“三公”消費的政策出臺以來,白酒企業閉著眼睛都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一線白酒企業茅臺、五糧液等,以及二線白酒企業中的山西汾酒、水井坊、沱牌舍得、酒鬼酒等業績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下滑,白酒行業一度陷入了寒冬。
消費者偏好轉型,白酒企業應隨之而變
當下的消費者已不再像以前那樣追求高度數的高檔白酒,加之嚴控“三公”消費政策的出臺,高檔白酒作為禮品的市場前景已逐漸趨向暗淡,尤其是年輕人消費群體,追求的是一種時尚和健康,喝好一點,好少一點。
低度、生態、大眾化的健康白酒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白酒消費開始邁向健康之路。消費者的偏好已有所改變,企業就應該“投其所好”,聞風而動,隨之而變,在新的領域搶占市場先機。
勁牌健康白酒事業部總經理袁明先表示,勁牌公司未來要“兩條腿走路”,打造以勁酒為代表的傳統保健酒和以毛鋪苦蕎酒為代表的健康白酒。
另外,洋河股份共推出兩款微分子酒,微分子酒將作為公司未來性戰略性品牌打造。豐聯集團文王酒稱也已投巨資在健康白酒領域做探索和布局。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集團發布了一款名為“一視同仁”的健康白酒,搶食健康白酒市場。同樣,江中集團推出了樸卡枸杞健康白酒。一時間,健康白酒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健康生態白酒將在未來10年中成長為一個500億以上規模的主流酒水產業。健康酒是今后酒行業一個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在當前酒行業低迷的情況下,大眾化健康酒是酒企不可不引起重視的一個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