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粱產量由1990年的567.5萬噸降至2014年的270萬噸,年均降幅3.1%,而據公開數據統計,2014年1-11月高粱進口519.2萬噸,全年進口量或將達產量的2.2倍,產業安全問題凸顯。
高粱,作為既可食用又可飼用的經濟作物,由于其抗旱、抗澇、耐鹽堿的生長特性而廣泛分布我國各省,但因經濟效益相對低產量呈縮減態勢。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我國高粱產量由1990年的567.5萬噸降至2014年的270萬噸,年均降幅3.1%,而據公開數據統計,2014年1-11月高粱進口519.2萬噸,全年進口量或將達產量的2.2倍,產業安全問題凸顯。
當前,我國高粱進口呈現以下特征:
一、產量縮減以及內外價差拉動高粱進口量增長,2013年后呈激增態勢
2001年我國高粱進口量僅有0.1萬噸,至2012年以年均48.6%的增速平穩增長。2013年受國內高粱減產價格偏高影響實現進口量107.8萬噸,激增11.4倍,占世界高粱進口總量的比重由0.01%急速擴至17.6%(見圖1)。2014年1-11月,高粱進口量519.2萬噸,增長4.2倍,或將超過日本和墨西哥成為世界第一大高粱進口國。
圖1:2001年-2013年我國高粱進口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信息網,新思界整理
國內高粱產量縮減以及內外價差是我國高粱進口量持續擴大的主要影響因素(見圖2),2009年1月國內市場價比進口價高430元/噸,2013年8月價差高達1668.2元/噸,拉動當年高粱進口量激增11.4倍。
圖2:2009年-2014年高粱國內市場價與進口價對比情況(元/噸)
數據來源:中華糧網,新思界整理
二、美國和澳大利亞壟斷我國高粱進口
由于高粱進口受檢驗檢疫準入許可限制,目前我國高粱進口被美國和澳大利亞壟斷。1-11月,自美國進口高粱485.2萬噸,增長18.9倍,占同期我國高粱進口總量的93.4%;自澳大利亞進口高粱34.1萬噸,下降54.6%,占比6.6%(見表1)。價格上澳粱較美粱高343.7元/噸,此外澳大利亞高粱減產也是影響其進口量縮減的原因。
表1:2014年1-11月我國高粱進口國家分布情況
|
|
進口量
(萬噸) |
進口量同比
(%) |
進口量占比
(%) |
進口價格
(元/噸) |
價格同比
(%) |
|
美國 |
485.2 |
1894.7 |
93.4 |
1731.4 |
-4.0 |
|
澳大利亞 |
34.1 |
-54.6 |
6.6 |
2075.1 |
-7.8 |
三、進口省市以東部沿海為主,廣東、福建領銜增長
我國高粱進口以東部沿海省市為主,前5進口量合計占比90.6%(見表2)。其中,廣東為高粱進口第一大省,1-11月進口量148.3萬噸,增長11.2倍,占同期我國高粱進口總量的28.6%;福建緊隨其后,進口量134.3萬噸,增長7.3倍,占比25.9%。華南地區家禽產業對高粱飼料的規模使用是廣東、福建領先增長的主要因素。
表2:2014年1-11月我國高粱進口主要省市分布情況
|
|
進口量
(萬噸) |
進口量同比
(%) |
進口量占比
(%) |
進口價格
(元/噸) |
價格同比(%) |
|
廣東 |
148.3 |
1120.7 |
28.6 |
1710.2 |
-12.6 |
|
福建 |
134.3 |
731.3 |
25.9 |
1755.8 |
-6.1 |
|
北京 |
88.0 |
533.6 |
16.9 |
1760.0 |
-22.1 |
|
上海 |
55.4 |
348.6 |
10.7 |
1774.0 |
-20.3 |
|
山東 |
44.3 |
146.3 |
8.5 |
1738.9 |
-23.1 |
今年以來,在國內高粱增產的情況下高粱進口持續激增態勢,或與玉米替代有關,而傳統需求的拉動作用有限。1-11月白酒產量累計增長3.6%,配合飼料和混合飼料分別增長5.9%和6.5%,較上年同期增速均出現明顯下滑(見圖3)。
圖3:2009年-2014年白酒和飼料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新思界整理
在高粱下游傳統需求增長放緩的同時,作為主要飼料原料的玉米出現了2010年來的首次減產,MIR162轉基因玉米退運影響導致玉米進口量縮減,預計今年玉米供給總量較上年減少約370萬噸。作為玉米飼料的替代,盡管高粱飼料存在營養及適口問題,但在價格差距的推動下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替代關系。2010年以來國內高粱價格始終低于玉米,2013年高粱減產影響價格走高,今年高粱價格再次跌到玉米之下(見圖4),而高粱價格比玉米低100元/噸高粱即具有成本優勢。在玉米減產的綜合作用下,高粱成為填補玉米缺口的重要產品。
圖4:2009年-2014年國內高粱和玉米價格走勢情況(元/噸)
數據來源:中華糧網、農業部,新思界整理
高粱進口量激增在補充國內市場缺口的同時或將存在以下問題:(1)國內高粱銷售困難。在2013年高粱價格走高的帶動下農戶擴大了高粱種植面積,但2014年價格下跌后增產并未帶來增收,市場普遍反映收割儲藏的高粱亟待銷售渠道。在國內銷售不暢的情況下進口高粱激增加劇了銷售困難;(2)進口激增或存檢疫風險。近年隨著高粱進口急劇增長,假高粱、黑高粱等檢疫性雜草以及倉儲性害蟲大量夾雜(見表3),粗略統計2014年檢疫危險的進口高粱達17.4萬噸,對我國農業生態安全構成威脅。
表3:2014年我國高粱進口檢驗檢疫風險匯總
|
報道日期 |
進口關別 |
事件 |
進口國家 |
進口量 |
|
7月28日 |
江西 |
進口高粱中發現具節山羊草、刺萼龍葵、疏花蒺藜草、黑高粱等5種檢疫性雜草種子,苘麻、秋稷等13種其他有害雜草種子及銹赤扁谷盜1種倉儲性害蟲 |
美國 |
— |
|
8月11日 |
福建廈門 |
進口高粱中檢出有毒植物曼陀羅種子以及假高粱、裂葉牽牛、小白花牽牛、莧科的反枝莧、蓮子草等十多種雜草 |
美國 |
513噸 |
|
10月9日 |
廣東東莞 |
進口高粱中截獲六種禁止進境的檢疫性雜草:長刺蒺藜草、柱果蒼耳、西部莧、假高粱、黑高粱、長芒莧 |
美國 |
— |
|
11月3日 |
福建漳州 |
進口高粱中截獲3.68億粒假高粱 |
美國 |
5萬噸 |
|
11月9日 |
福建廈門 |
進境高梁檢疫性雜草種子嚴重,還檢出裂葉牽牛、小白花牽牛、莧科的反枝莧、蓮子草等十多種雜草 |
美國 |
1151噸 |
|
11月25日 |
福建廈門 |
進口高粱查驗發現藏匿大量不同生長時期的倉儲害蟲 |
美國 |
900噸 |
|
11月27日 |
廣東南沙 |
進口高粱中檢出假高粱、長芒莧等10種檢疫性雜草 |
美國 |
6.1萬噸 |
|
12月8日 |
山東濱州 |
進口高粱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北美刺龍葵 |
美國 |
1542噸 |
|
12月26日 |
廣西防城港 |
進口高粱中截獲檢疫性雜草籽西部莧 |
美國 |
5.8萬噸 |
數據來源:新思界整理
11月底我國放開了阿根廷高粱進口,作為世界第二大高粱出口國,阿根廷的加入將推動我國高粱進口來源地的多元化。隨著“洋高粱”的大舉進入,在國內高粱單產已處較高水平基礎上,應加快以拓展下游產品鏈推動種植產業化,同時以貿易管制為抓手平衡國內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