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長江經濟帶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關檢合作“三個一”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實施以來,舟山口岸作為大宗散貨重要集散地的功能愈加凸顯,據舟山海關統計,2014年舟山口岸進出口貨運量首次突破億噸,數量達到1.01億噸,同比增長5.1%。
近年來,隨著舟山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及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穩步推進,舟山口岸開放水平不斷提高,船舶代理報關業務也越來越多。
針對舟山口岸船舶靠泊數量多、船期緊、貨物以大宗散貨為主的特點,舟山海關利用自行設計的“風險監控指揮平臺”,采取“預申報”、“預歸類”等通關便捷措施,實現了船到即刻查驗、快速放行、物暢其流。在船舶即將到達舟山港的時候,指揮平臺就會提前將船舶的動態發送給操作員,通過與檢驗檢疫等口岸部門的互聯互通、密切協作,船舶的靠泊、通關,貨物的放行、卸貨可以做到無縫銜接,盡量縮短貨物的中轉周期,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在舟山海關的大力助推下,2014年舟山港金塘集裝箱港區首次開展了跨關區國際集裝箱中轉業務,試運行“出口貨物海關電子信息放行”,促成了達飛“西非線”、馬士基“俄羅斯線”等4條主力干線落戶金塘。據統計,去年金塘大浦口集裝箱碼頭實現吞吐量近73萬標箱,同比大幅增長31%。
風險監控指揮平臺設計合理的流程,縮短貨物中轉周期,提高效率,大幅提升進出口貨量,海關服務企業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