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菁葵投資聯合發布《汽車后市場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國汽車后市場規模已達600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0%。
汽車后市場包括汽車零配件銷售,汽車用品的銷售,汽車維修、保養、美容、改裝,租車、二手車、汽車保險、汽車金融、汽車電商服務等領域。
報告中的調查顯示,85%的車主至少每半年對汽車進行一次常規保養,常規維保項目年平均消費達到5279元,同比去年增長50%;隨著平均車齡的增長,預計未來中國汽車后市場年均增速將超過30%,2018年后市場規模有望破萬億規模。
汽車后市場目前市場集中度依然較低,單個企業規模小、散,但行業總體規模持續增長,并顯現出持續加速趨勢;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連鎖經營是汽車后市場企業發展的主要模式,此次調查中,30%的企業已經通過連鎖經營來擴張市場。
目前4S店的日子的確不好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只有30%的汽車經銷商能夠盈利。而在2010年,這個數字是70%。
由于汽車制造商占據強勢地位,4S店們不得不承受庫存壓力的煎熬。汽車制造商會規定每年的銷售目標,比如一年2000臺,如果達不到目標就不給相應的返利。4S店為了獲得返利,只好大量買進汽車庫存,這給它們帶來了極大的現金流壓力。2014年中國有40%經銷商的平均庫存超過兩個月,超過合理庫存的汽車數量為66萬輛,占用資金924億元。4S店里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體驗和服務,背后都需要大量的金錢支撐。
4S店面臨的這些困境,借助互聯網,可以省下不必要的物業和人力成本,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創業者介入汽車后服務市場,以簡單保養和配件電商等業務為切入點,以此來從4S店里搶客戶。互聯網的進入將渠道縮短了,會改變整個產業鏈的勢力格局。
汽車制造商也應該認識到傳統的經銷模式的弊端帶來的局限性和落后性,積極尋求改變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